细胞计数仪
细胞计数仪:PC-12 细胞
PC-12 细胞首先由 Greene 和 Tischler 在 1976 年培养而来,它源于大鼠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细胞瘤(神经内分泌肿瘤)。它被发展为肾上腺嗜铬原代细胞培养物的一个模型细胞系和替代品。在存在神经生长因子或地塞米松的情况下,PC-12 细胞能够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鉴于 PC-12 细胞的分化能力且易于培养,它被用于药物疗效、神经分泌等各种研究领域。
图 1. StainFree 技术与荧光细胞计数比较
PC-12 细胞使用 StainFree™ 细胞检测技术(蓝色圆圈)和红色细胞核染色(红色圆圈)进行计数。两种方法得出的计数非常一致,证明使用 StainFree 技术能获得准确的细胞计数,同时无需荧光染料(每点 r2 > 0.99)。
图 2. 使用 StainFree 覆盖区域分析得到的生长曲线
PC-12 细胞十天生长曲线。细胞最初按每孔 2000 个细胞(红色)、1000 个细胞(绿色)、500 个细胞(蓝色)和 200 个细胞(紫色)接种。使用 SoftMax Pro 软件中的场分析功能每 24 个小时检测细胞融合度一次。对于 2000 个细胞初始密度群,在 144 小时 (*) 所观察到的融合度下降可能是由于培养基中营养物质耗尽所致;培养基最初每三天更换一次,但从 144 个小时之后,每天更换一次。
图 3. 对线粒体染色的 PC-12 细胞进行 StainFree 分析
顶排为叠加着红色荧光(线粒体)图像的透射光图像。底排为软件识别出的单个细胞(紫色图层)的 StainFree 分析。左:未处理的细胞;右:经 1 µM valinomycin 处理的细胞。对于每个识别出的单个细胞,可计算出线粒体染色的强度。
图 4. 经 valinomycin 处理的 PC-12 细胞的 IC50 曲线
PC-12 细胞用 valinomycin 处理,并使用 MitoTracker™ Deep Red FM (MTDR) 染料对线粒体活性进行检测。采用 StainFree 技术(蓝色)或荧光细胞核染色(绿色)分析识别的单个细胞,绘制细胞的浓度依赖性反应曲线。用图表示每个细胞的平均线粒体荧光与 valinomycin 浓度的关系。两种分析方法得出的曲线几乎相同,且两者的 IC50 值均为 57 nM。
提示 1:
为了对无染色 PC-12 细胞进行计数,我们建议使用软件中的绘制工具创建一种新的设置。选择离散对象分析,然后使用绘制工具在最大和最小图像中定义细胞和非细胞区域。为了在密集的细胞簇中获得更准确的计数,尝试在细胞边界内进行绘制。相反,如果您发现该软件在您的图像中对细胞进行了重复计数,请尝试在细胞边界外轻轻绘制。
提示 2:
使用 SoftMax Pro 软件中的场分析功能可轻松得到生长曲线。场分析计算图像中细胞覆盖的区域百分比(融合度)。为了获得更好的测定法开发结果,测量细胞融合度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手段。例如,您可以按两个或更多测定密度接种细胞,在测定前计算细胞的融合度,并在获得测定结果后确定哪种融合度水平产生了最佳结果。
PC-12 细胞分析工具包
- SpectraMax® i3 多功能微孔板检测平台
- SpectraMax® MiniMax™ 300 成像细胞计数仪
- SoftMax® Pro 软件
仪器设置
关于 StainFree 细胞检测技术
细胞成像检测通常需要借助荧光染料对细胞进行标记,但荧光染料会对活细胞产生毒性,或者仅可用于固定的细胞。用于分析细胞计数和细胞融合度的无标记方法可帮助研究人员定量监测细胞增殖和健康状况,无需进行可能会影响细胞活力且耗时的工作流程。
具备 MiniMax 300 细胞成像仪的 SpectraMax i3 多功能微孔板平台采用独特的StainFree 细胞检测技术,让您能够进行细胞增殖、毒性和其他测定,无需使用可与 DNA 相结合的细胞核染色,如 DAPI,或从长远来看确实会对细胞产生毒性的活细胞染料。